用餐日期: 2014.04.26
甫獲亞洲50大餐廳之一, 女主廚也獲得亞洲最佳女主廚獎, "號稱"是台灣當前最好的餐廳~
餐廳是在獨棟四層樓的建築中
裝潢是走傳統路線
下酒菜(可是我們大多沒點酒), 左邊是空心小pizza內有爆漿羊乳酪, 上佐小番茄與黑橄欖; 右邊是龍蝦腳肉番茄凍佐食用花. 兩者都還不錯
兩款牛油, 左邊是海鹽, 右邊是海藻
法式酸麵包
開胃菜: 鮪魚韃靼佐黑橄欖, 香檳漬小洋蔥, 麵包碎; 正在淋上的是蒔蘿醬汁
吃的時候是全部攪拌在一起吃, 鮪魚本身沒什麼味道, 但是在口中和麵包碎形成對比, 口味上以洋蔥和黑橄欖為主, 黑橄欖的酸鹹香與洋蔥的刺激味會跳出來, 香而不搶味的蒔蘿醬汁則柔和的將所有材料整合在一起
冷前菜"天然有機蛋": 蛋黃是真的蛋黃, 以水波蛋的方式料理, 蛋白部分是白酒燉雞肉做成的cream, 破掉的蛋殼是類似杏仁糖霜的東西, 左下方的則是自製穀片與雞皮做成的, 替整體提供一些口感. 吃的時候把蛋黃戳破全部攪拌在一起吃, 是沒吃過, 很驚喜 很難形容的口感與味道, 非常好吃
熱前菜: 小牛胸腺佐孢子甘藍, 牛肝菌, 大蔥醬汁泡泡與牛肝菌粉末
原本期待小牛胸腺表面可以煎出酥酥的口感, 可是沒有, 中間也不如預期的軟嫩, 不知是我期待錯誤還是做失敗? 而且調味過鹹, 唯有孢子甘藍還不錯吃, 令人失望的一道. (但是口味這東西可能見仁見智, 同行的T君就覺得這道超好吃)
堅果麵包
海鮮主菜, 盛裝在一個龐大的透明玻璃容器內
"時令海魚"佐南洋魚湯, 手工墨魚麵糰子: 將比目魚捲成肉捲, 外層裹上櫻花蝦與番茄做成的粉末, 很有蟹肉棒的感覺. 底下襯著墨魚麵疙瘩與小小的花枝圈與海藻. 最後再淋上一點點番茄海鮮湯. 整體以番茄味為主, 帶著一些海味, 很有馬賽魚湯的fu. 魚肉火侯不錯, 唯一就是魚肉是軟嫩的口感, 麵疙瘩也是軟爛的口感, 整體口感上少了點變化與對比.
肉類主菜: 台東關山羊腹肉/紐西蘭薰羊肋
關山羊腹肉, 表皮烤到酥脆, 肉質很嫩, 皮肉之間夾著一層很香滑的脂肪, 配著肉汁與百里香醬(綠色)使用. 整體來說非常棒, 最欣賞濃濃的羊肉香與香滑的油脂, 口感也很多層次. 要是皮可再更脆一點就更棒了.
炙燒羊肉/甜菜根/水梨: 沒有特別感覺的side dish
紐西蘭小羔羊, 還算嫩, 但我覺得可以再生(再粉紅)一點, 會比較juicy比較甜
閃電泡芙: 泡芙裡面是加了blue cheese的卡士達醬, 上面是榛果奶油醬, 最上層是半透明的糖片灑伊比利火腿粉末. 正在淋上的是波爾多紅酒醬汁. 侍者說伊比利火腿是呼應blue cheese的鹹味, 而榛果奶油則是呼應伊比利火腿(因為伊比利豬是吃榛果的) 整體吃起來的感覺就是用了有點鹹的的卡士達醬的泡芙. 還OK.
甜點"風乾番茄"
搭配的白豆冰淇淋, 吃起來口感完全不像冰淇淋, 像白豆沙, 也不甜, 整個不OK
汁水是風乾番茄與日式焙茶作的, 加了一些柑橘類的水果, 杯子上是烘脆的土司. 整個吃起來都是番茄味, 酸酸鹹鹹的完全不甜, 像是在吃前菜類的番茄冷湯, 整個不能算是甜點!!
加點的米布丁(埋在中間), 巧克力球裡面有桑葚冰沙, 然後還有蛋白霜球, 柑橘, 杏仁拉糖...等等, 這才叫甜點嘛!!
花茶, 似乎是薄荷加洋甘菊的樣子, 但是喝起來完全就是白箭口香糖啊!! XD
Petit Four: 左邊是小檸檬塔, 後面是胡蘿蔔蛋糕, 右邊的巧克力球裡面有什麼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