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日期: 2016.01.29
台北的日式老舖中的台/日/法fusion~
日式廊簷外面隱約看的到枯山水庭園, 這次來吃晚餐看不太清楚, 下次來吃午餐!
老宅內有一區是賣絲巾的
用色十分素雅
都是用後方瓶罐中的天然材料染色的, 不過價錢很嚇人!
回到包廂, 桌上立著的一本是菜單
筷架蠻有特色, 是陶的
茶杯也是手工陶杯(也有賣, 相對絲巾便宜不少...)
青豆佐紅蝦薄脆豆米餅
脆餅是用米與黑豆烘烤出來的, 配著甜美的蝦子一起吃, 在口中混合還挺有蝦餅的感覺, 算是滿開胃的
加點的愛知縣柚子酒, 就...很柚子! 像喝果汁沒啥酒味, 很好入口~
橘利甜雪襯生魚片
肥美滑嫩的青魽搭配黃色的柑橘醬, 白色的糖漬銀耳, 黑色的微鹹墨魚粉末, 吃在口中是全新的組合, 很妙的味道與口感, 完全沒有在吃日式生魚片的感覺, 也說不上像不像西餐, 但總之是很成功的fusion!!
暖香豆泥佐炸手工豆腐肉捲
豆腐混合彰化紅蘿蔔豬(吃紅蘿蔔長大的豬)和青菜, 不說其實有點像吃炸肉捲, 但仔細吃還是有豆腐味. 特別的是沾醬的花豆泥加了孜然, 讓整道菜十分有中東味, 大家都把花豆泥吃乾抹淨!
冬菇清甜雞湯: 亮點是那一塊白色的雞肉, 他是久仰大名的桂丁雞雞腿肉, 有一種特別的彈性但又不像一般土雞肉太韌, 口感很好, 推測是另外料理再放進湯裡的, 所以肉沒煮柴!~
白山黑水悠海魚: 墨魚麵糊裹著海鱸魚酥炸, 麵衣非常薄但是酥脆度不打折, 魚肉還算juicy, 火候控制算是挺成功, 底下是白花椰菜泥配小豌豆與小蕪菁, 這道菜也獲得好評
主菜A, 香蘑樹豆醬佐季節腴豬: 豬里脊先舒肥再稍微煎過表面, 所以嫩又多汁~
主菜B, 帝豆蒜醬佐樂埔町豐牛: 皇帝豆用了兩種做法, 有炸的跟做成泥的, 炸的外酥內鬆, 旁邊那個小小的藤, 推測可能也是皇帝豆鬚
牛肉部分是牛小排, 一樣是先舒肥然後再炭烤, 油脂豐富, 外層比豬肉多了一股炭香/煙燻味
日本布包上桌
璞玉土鍋飯
台梗2(?)號米煮的
辣泡菜與醃蘿蔔
飯是好吃的飯, 不過也沒有像在日本吃的那麼驚人的好吃就是~
甜點是紅豆湯, 跟前面的菜比起來, 這收尾是太簡單了點, 有點弱(不是紅豆湯本身不好吃, 但就是太簡單了)...看到最後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樂埔町這一季菜單的主題是"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