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日期: 2017.09.02
順著地形建成階梯狀的主餐廳
然後到入這杯番茄水攪拌後再食用, 吃來清清涼涼酸酸甜甜的挺舒服
生魚片
鮪魚跟鯛魚都挺不錯, 不過最喜歡的是前面這一坨鯉魚tataki
然後端出這一盤說下一道菜會用到這許多種野菇, 只認得松茸~
原來是土瓶蒸!
先倒一杯吃原味, 又香又鮮, 然後嘗試擠入一滴或兩滴檸檬汁再喝(擠再多就壞事了), 一絲絲的微微酸味喝來更平衡清新, 個人認為一杯擠一滴是最剛好! (幸好去年在東京神樂坂的懷石小室有學到這樣的喝法) 喝完湯之後再打開茶壺吃裡面的菇, 不過只剩口感沒有味道了. 兩小塊雞肉就不吃了, 那只是給高湯提味, 早就沒味道也煮柴了.
然後出現一個陶製大蓋子
裡面是幾個像石頭一樣的東西
侍者用麵包刀鋸開
原來是用麵粉(?)包裹的烤蕪菁
外殼也是可以吃, 就是硬了點, 蕪菁的甜味跟水份都封在裡面, 不過單吃還是清淡了點, 可以搭配下圖的佐料一起吃
左邊是鹽, 邊是某種剁成泥狀的菜, 中間是味噌, 個人比較喜歡加味噌吃
八吋
信濃雪鱒燒壽司
水玉枝豆, 就是毛豆泥做的丸子
鬼燈玉子, 花瓣裡面是煮到像糖心蛋那樣的蛋黃, 吃起來濃郁地有點過頭了, 不是很喜歡
檸香煮紅芋, 甜度驚人的地瓜, 冰涼爽口
香酥澤蟹, 喀拉喀拉脆脆的
杭牛蒡揚:軟炸牛蒡
麝香葡萄花, 這個也好甜
高麗菜豆腐
燒物是烤香魚, 雖然早就在廚房烤好了, 還是在炭爐上擺盤端出
活靈活現
擺到盤子裡仍是一副在游水的樣子. 日本不太吃台灣人追求的又肥又大的香魚, 他們比較愛吃體型較小的香魚, 因為小香魚骨頭比較軟, 烤過之後可以從頭吃到尾, 頭/身/尾三段都有不同的口感與味道.
分食老爸的燒物沙朗牛, 油花不算挺多但很嫩
蓮蒸, 丸子裡面有切丁的蓮藕, 吃起來脆脆的
主食是鰻魚牛蒡炊飯
拌勻之後盛給我們
芝麻海苔
裝在急須壺裡的茶湯跟一小碟山葵
通通加進去變成鰻魚茶泡飯, 二吃
水菓子
葡萄/水蜜桃
水蜜桃冰沙
和菓子